【新聞走基層④】陸小珍:用笑容催開遍野春花
【編者按】基層,是新聞報道永不枯竭的源頭活水,;群眾,,是新聞宣傳工作者最好的老師。走進課堂寢室,,感知校情班情,,觀察改革發(fā)展,體味師生冷暖,,回應群眾關切,,以飽含深情的筆觸、清新鮮活的語言,,推出一大批“接地氣”,、“有人氣”的新聞報道儼然成為了校園每名新聞宣傳工作者的責任。
一棵樹,,根扎得深,,才會枝繁葉茂,充滿活力,。經研究決定,,學校在校園網、校報,、校園廣播等校園媒體推出《新聞走基層》系列欄目,,對焦一線師生、報道他們在幕后做出的不為人知的艱辛和努力,。
今天的《新聞走基層?教師風采》走進旅游與外語學院黨總支書記陸小珍,。
她叫陸小珍,微胖,,愛笑,,1958年生,1981年開始到學校工作,,歷任社科部部長等職,,現(xiàn)任旅游與外語學院黨總支書記。30多年來,,她在教學路上跌跌撞撞,,見證了學校的發(fā)展與進步,歷經了人間的坎坷與冷暖,。難能可貴的是她始終堅持這一信念:吃得苦中苦,,方為人上人,,世上無難事,只怕肯攀登,。
飽嘗艱辛只盼雛鳥展宏圖
陸小珍是1977年恢復高考后的第一屆大學生,,也曾是一名知青。下放至農村,,對一個城市小姑娘來說,,要吃的苦頭可不少。沒有地方住,,只能在鄉(xiāng)下生產隊租房子,,房子破舊簡陋自不必說。每天榨菜,、豆角,、蘿卜干輪換著吃,日子過得苦不堪言,。
沒有家人的照顧,,所有的活都要自己親自動手,包括吃,、穿,、住、行,。在艱苦的條件下,,她不得不學會農村的生活守則。原本她是與其他兩個同事一起下鄉(xiāng)的,,后來走了一個,,她只能與留下的同事“相依為命”,在破舊的小屋里吃著兩個人的“燭光晚餐”,。那些日子,,她承受了一般人難以承受的苦難。
陸小珍到贛南信豐教學點(當年屬學校的實訓基地)下鄉(xiāng)教學時,,由于單位準備的房子不夠,,她只能臨時住在招待所里。整層的招待所,,只有她一個人,,孤零零地面對著孤單和黑暗的恐懼,在長達一個月的時間里,,她夜夜難以入睡,。躺在堅硬的床板上輾轉反側,窗外的魅影與動物的吼叫總使她驚出一身冷汗。
雖然晚上輾轉難眠,,但白天依然要打起精神工作,。讓她沒有想到的是,學校并沒有發(fā)給她任何教材,。沒有教材,,怎么上課呢?領導只說:“自己想辦法,。”她委屈極了,,就算是資深教授上課也要依賴課本,,何況是一位剛大學畢業(yè)的老師呢?沒有書,,陸小珍只能自編教材,。她教的是英語,便從最基本的字母,、音標,、字詞編寫,吃力地教一群沒有英語基礎的鄉(xiāng)下孩子,。
更讓她倍感壓力的是:學校6個班,,她就要帶4個班,而且要相互兼顧,。備課,、上課、批改作業(yè),,一天下來,,幾乎都是站著,晚上回到住處,,累得筋疲力盡,。好不容易可以休息了,班里一些勤奮好學的孩子敲響了她的房門,,前來請教難題,。即使累了一天,即使深夜十一點,,她依然笑容滿面地指導每一個學生,。從一雙雙求知若渴的眼睛里,她看到了光芒和希望,,一身的疲憊消失無蹤,。
由于工作認真努力,踏實肯干,1983年,,陸小珍首次被評為學?!叭思t旗手”。這是她工作以來最高興的一件事,。
一雙巧手種得桃李芬芳馥
陸小珍認為:“教師的第一守則是:老師要成為學生的榜樣和模范,;其次,要求學生不能做的,,老師也不能做,,學生能做到的,老師更要做到,?!?/p>
每一位老師都有自己的教學方法,她也不例外,。作為學校的精品英語課程主持人,、班級政治輔導員、英語協(xié)會指導老師,,如何引導學生對英語感興趣,,如何正確的學習英語。她想方設法,,課堂上花樣百出,,通過簡單的口語對話、英語詩歌朗誦,、教學與游戲融為一體,,大大地提高了學生對英語的熱愛。為了訓練學生的膽量,,每節(jié)課的前幾分鐘,,她都鼓勵3位學生上臺用英語即興演講,第五個星期后,,轉變?yōu)橛⒄Z演講比賽,,壓力變?yōu)閯恿Γ慌e兩得,。課后,,她儼然成為學生的朋友,經?;フf彼此之間的故事,,并為學生解決生活中的煩惱郁悶,加深了師生之間的情誼,。學生這樣評價陸老師:課上,,笑聲掌聲讀書聲,聲聲悅耳;課后,,家事學事生活事,,事事關心。
學校是一個小型社會,,棘手的事情會隨時發(fā)生,。在陸小珍的印象里,有一件事想起來仍耿耿于懷,。那時,,學校剛成為高職院校,她帶的一個班上,,學生種類五花八門,,集中專生、職業(yè)高中生,、正規(guī)高中生、技校生,、工作后返校生等為一體,,45人組成的一個班,可謂麻雀雖小,,五臟俱全,。學生之間,矛盾多多,,弄得整個班“四分五裂”,。
面對這樣的情況,陸小珍愁得夜不能寐,。同學之間應該團結友愛,,而并不是“結幫拉派”,怎樣才能讓他們明白這個道理呢,?她苦思冥想,,最后決定她要一個一個找學生談話,給他們做思想工作,,舉例子,、擺事實,講大道理,,所有能想到的辦法,,她一一付諸行動。終于,,功夫不負有心人,,一個學期后,班風班紀大變樣,一盤散沙成了一塊堅不可摧的石頭,。
此后,,學校舉辦的多種比賽,如大合唱,、排球賽,、籃球賽等大賽中,班級總會捧回多個特等獎,、一等獎,,甚至6個大獎中,她帶的班獨攬5個,,讓她笑得合不攏嘴,,惹得其他老師、班級艷羨不已,。班上的學生專業(yè)成績也突飛猛進,。學校評比獎學金得主時,班上有85%的學生符合獎學金的條件,??梢驗楠剬W金的名額有限,不能滿足與所有的學生,,甚至有學生抱怨說:“陸老師,,我畢業(yè)最大的遺憾就是:讀了三年書,平均成績都在85分以上,,卻無緣得到獎學金,。”
在她的指導和教育下,,學生漸漸養(yǎng)成了自省自覺的習慣,。有一年,學校招生人數(shù)太多,,導致晚自習的時候教室不夠用,。于是,陸小珍自告奮勇地提出讓本班學生到宿舍自習,,學校領導擔心學生會在宿舍玩鬧而不好好學習,,她卻笑瞇瞇地打包票說:“如果不放心的話,可以去宿舍查看,?!鳖I導半信半疑地來到宿舍,當看到學生都在認真的看書寫作業(yè)時,,滿意地點點頭,,情不自禁對她豎起了大拇指,。
陸小珍將畢生的心血奉獻給了學生,11500個多個日子,,成就了桃李遍地,。認識并喜愛她的學生數(shù)不勝數(shù),有時候與同事走在路上,,不斷有學生向她打招呼,,“陸老師好!”“陸老師早,!”不絕于耳,,同事總是羨慕地說:“你人氣真旺!”她回之以爽朗的笑聲,。如今的她,,提起她的學生,總是一臉自豪,,欣喜的笑聲傳得很遠很遠,。她就像一株蒲公英,種子飛向大江南北,,落地生根,,從此成就了一片風景。
歲月和風雨鋪就燦爛教育路
已年過半百的陸小珍,,臉上有了歲月的痕跡和風雨的滄桑,但歲月和風雨也鋪就了她那燦爛的教育路,。
從教三十多年,,她不斷地認真學習馬列主義、毛澤東思想,、鄧小平理論,、三個代表、科學發(fā)展觀及黨的各項方針,、政策,,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認識水平和黨性;幾十年如一日嚴格要求自己,,在各方面起到表率作用,,被評為學院首屆和第二屆“校級名師”;獲得林業(yè)廳“優(yōu)秀教師”稱號,;多次獲學?!跋冗M工作者”、“優(yōu)秀共產黨員”,、“考核優(yōu)秀個人”,、“優(yōu)秀班主任”,、“優(yōu)秀政治輔導員”、“工會工作積極分子”,、 “優(yōu)秀宣傳報導員”等光榮稱號 ,;獲全國教育改革優(yōu)秀教學論文大賽一等獎,并被學生評為“文明傳承者”,。
為了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與科研水平,,她主、參編教材三套,;主持完成市社科聯(lián)科研課題兩個,;發(fā)表論文十幾篇;同時英語教學的“模塊教學法”,、“課前英語演講法”,、“課堂模擬對話法”深受學生的好評。她的論文《淺談科技英語文章中的詞匯翻譯》榮獲了首屆中國素質教育教研成果獎一等獎,,陸小珍也由此榮獲2008年度“中國素質教育先進工作者”,。
此外,陸小珍還積極組織和參加校內外有關對外交流活動,,以省英語協(xié)會會員的身份,,參加贛州市哲學協(xié)會的年會及有關研討會,與江西理工大學,、贛南師范學院,、贛南醫(yī)學院等兄弟院校進行教學交流。2011年她主持召開了贛州市哲學年會,,獲得了哲學學會的領導與兄弟院校參會師生的一致好評,,為學校的品牌樹立貢獻了力量。
時光飛逝,,再過幾年,,她就要退休了。也許這在別人看來,,是一件很傷心的事,,但是她卻笑呵呵地表示:“退休前的這幾年里,我會用心用情,,在現(xiàn)任崗位上,,繼續(xù)為學生、為同事,、為學校做好服務,。”
(大學生新聞中心 供稿)
賬號+密碼登錄
手機+密碼登錄
還沒有賬號,?
立即注冊